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高桩码头群桩绕流水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杰;吴剑;伍志元;邓斌;蒋昌波
作者机构:
[伍志元; 陈杰; 邓斌; 吴剑; 蒋昌波]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伍志元; 陈杰; 邓斌; 吴剑; 蒋昌波] 长沙理工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4
[伍志元; 陈杰; 邓斌; 吴剑; 蒋昌波] 长沙理工大学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4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港工建筑物水力学;群桩绕流;水动力特性;漩涡结构;Flow-3D软件
期刊:
交通科学与工程 .
期刊(英文):
Journal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
1674-599X
年:
2024
卷:
40
期:
05
页码:
87-98
基金类别:
2021YFB26011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2JJ1004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2JJ2004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22712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水利工程学院
摘要:
为探究高桩码头桩基础形式下的群桩水动力特征,基于Flow-3D软件对来流速度为0.25~1.50 m/s的3×3群桩阵列绕流的湍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柱的两侧均形成高速区,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高速区范围显示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上游桩后方的回流区范围较大,而中游桩和下游桩的回流区大小基本相同,均小于上游桩的回流区。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剪切力和流体力逐渐增大,并随来流速度呈非线性增长趋势,且上游桩受力最大,下游桩次之,中游桩受力最小。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群桩尾涡核心区的涡量随之增大,中游桩和下游桩后方的尾涡强度明显比上游桩的弱,中游桩和下游桩的尾迹涡长度...
摘要(英文):
To investigate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ile groups in high-pile wharf foundations,this study conducte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ound a 3×3 pile group array with incoming flow velocities ranging from 0.25 m/s to 1.50 m/s by using Flow-3D softwar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velocity zones form on both sides of the piles,and the extent of these zones tends to expand as the incoming flow velocity increases.The recirculation zone behind the upstream pile is larger,while the recirculation z...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