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人才资源分配及发展对策分析——以衡阳市“万雁入乡”行动为例
作者:
李鑫
期刊:
村委主任,2024年(01):22-24 ISSN:1674-7437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2022年4月21日,衡阳市首批5 000余名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共同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为了让下沉的干部能留得住、干得好,衡阳市率先探索了“长回路”的发展模式,即通过挂职、派驻等形式,将青年干部调到农村地区,并将那些曾在基层待了较长时间的优秀干部调到基层去,从而建立起一个“双向”的发展循环。文章以此为案例,深入分析以衡阳市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地级市人才资源分配情况,并对优化区域人才资源配置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化学化工事业
作者:
胡靖
期刊:
党的文献,2024年CSSCIAMI(1):84-94 ISSN:1005-1597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14;[胡靖]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化学化工
摘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化学化工事业对于保障战争胜利和粉碎经济封锁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发展和现实需要,在利用各根据地丰富工业原料和天然矿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了兴办工厂、开办教育和推广普及等一系列举措。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展开更多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化学化工事业对于保障战争胜利和粉碎经济封锁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发展和现实需要,在利用各根据地丰富工业原料和天然矿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了兴办工厂、开办教育和推广普及等一系列举措。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化学化工事业实现了重要突破,不但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化学化工人才,弘扬了自力更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后来新中国的化学化工事业打下了基础。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生态正义视域下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探析
作者:
龙洁
期刊:
黑龙江粮食,2024年(01):129-131 ISSN:1671-6019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龙洁]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生态正义;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路径
摘要: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是乡村建设经验的归纳与提炼.但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生态主体意识薄弱、生态管理制度滞后、生态产业结构失序、生态空间肌理割裂等生态问题.在生态正义视域下,从主体正义原则、权责正义原则、代际正义原则、空间正义原则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价值建构,探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有助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历史主动视域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探析
作者:
刘保国;成婷
期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51(02):52-58 ISSN:1001-5957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14;[成婷; 刘保国]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历史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
摘要: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需要我们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蕴含着这种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彰显了我们党坚守人民立场的历史认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表明了我们党把握社会规律的历史自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昭示了我们党相信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信.
语种:
中文
展开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
作者:
黄前程
期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16(4):103-108 ISSN:1674-5884
作者机构: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研究生;思政课;金课;知识;进路
摘要: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小...展开更多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要求。“知识魅力增强”进路的具体目标包括深化思政课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阐明思政知识的学理逻辑与现实根基,增强思政知识的感染力与教学传播效果,等等。这一进路可以展开为:贯彻实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学理念;建“定信念、讲道理、促担当、有探究”的教学理论框架;以“两性一度”为指针丰富和深化课程知识内容;突出知识与价值、能力的关联,重构知识应用场景,强化知识的转化迁移。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克思机器思想的持续在场
作者:
文叶
期刊:
大众文艺,2024年(02):109-111 ISSN:1007-5828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文叶]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机器;资本主义应用;异化;超越
摘要:
机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研究与人的生存研究有共同的视域,而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了深刻的机器思想,立足于生产逻辑和唯物史观层面对作为人对象化的机器在劳动中的作用和机器资本主义应用做了理解分析,打破了“机器神话”;其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影响深远,历久弥新,通过对其不断解读与重构,探寻养分,能够为我们解决当前智能机器时代人的合理化存在等问题提供参考和指明方向,因而不仅并未过时而更是持续在场。
语种:
中文
展开
共同富裕目标下中部六省农民收入结构及持续增收探析
作者:
卿定文;蒋卓峻;徐锐
期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24(5):32-42 ISSN:1674-0297
作者机构:
[卿定文] 湘南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郴州423099;[卿定文]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04;[徐锐]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常德415100;[蒋卓峻]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共同富裕;收入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摘要:
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2013—2020年中部六省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民收入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收入结构仍存在明显的省域差异。各省农民收...展开更多 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2013—2020年中部六省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民收入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但收入结构仍存在明显的省域差异。各省农民收入结构比例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以工资性收入下降、转移性收入上升为主要特征;收入来源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经营性收入为辅,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低。份额总体分析表明竞争优势是驱动中部六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收入结构亟须优化;份额明细分析表明中部六省各项收入来源的优势和劣势不尽相同,阻碍农民增收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扎实推进农村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路径优化
作者:
刘雨婷
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2024年(7):59-61 ISSN:1003-6261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雨婷]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摘要:
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党的理论思想为核心,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光荣传统、培育爱国情怀的文化体系.湖南省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明晰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分析其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探索新的实践路径,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中国化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展望
作者:
陈乡
期刊: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4年25(4):138-150 ISSN:1671-2994
作者机构:
[陈乡]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国家政权学说;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求索国家政权问题,关于国家政权的起源、本质、形态、趋向等观点的论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展开更多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求索国家政权问题,关于国家政权的起源、本质、形态、趋向等观点的论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国内学界始终高度关注“国家政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中国化为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历史演进、理论成果、基本经验等方面,全景式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及其中国化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发展性,但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以加强整体性。学界应拓展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基于“两个结合”的创新机理,挖掘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思想,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体系,探究贯穿其中的方法论,并立足新时代党政关系的演进,把握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协同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思想动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作者:
刘尹靖
期刊:
农村实用技术,2024年(01):31-32 ISSN:1673-310X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刘尹靖]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现代化;绿色发展
摘要:
新时代,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村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薄弱,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低下,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未能根本扭转等问题,必须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增长其生态知识,同时着力建设乡村治理组织,强化监管机制,力争促进消费转型,发展生态产业,以期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语种:
中文
展开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视域下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现状审视及建构路径
作者:
董艾辉;张婉卿
期刊: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25(3):84-89 ISSN:1009-2293
作者机构:
[张婉卿; 董艾辉]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青年;消费文化;建构
摘要: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展开更多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和新问题。具体表现在:消费个性化和主体性缺失并存、理性消费与“虚假需求”并存、绿色消费与异化消费并存。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引领当代青年消费行为,构建健康的消费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反对“物质主义”,构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消费文化;反对“娱乐至上”,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消费文化;反对“过度消费”,培育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使当代青年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有知识、有情操、有道德、有格局的消费方式,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
作者:
蒋显荣
期刊:
毛泽东研究,2024年(01):79-88 ISSN:2095-8447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基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语境分析,《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原创性贡献是多方面的。《矛盾论》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就是两种宇宙观”,从而把宇宙观、发展观、认识论统一起来。《矛盾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对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的普遍性及两者关系有创新性揭示。《矛盾论》揭示了矛盾的特殊性与事物本质、与事物的阶段、与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的深层关系。《矛盾论》用中国话语创新性地揭示了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原理,即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建构
作者:
李莎
期刊:
村委主任,2024年(03):206-208 ISSN:1674-7437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其时代意义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着被忽视、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因此,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文章从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缺乏资金支持、乡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文化资源流失等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语种:
中文
展开
文明实践赋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逻辑、内蕴动力及实现路径
作者:
张明海;周勇
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48(01):116-121 ISSN:2096-6431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张明海; 周勇]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文明实践已经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筑牢农村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文明实践是文明培育和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其内蕴的思想凝聚力、文化涵育力、服务动员力、组织执行力,体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文明实践赋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壮大文明实践主体力量,打造文明实践特色项目,推动“两个中心”深度融合,夯实文明实践保障体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习近平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理论贡献
作者:
周靖
期刊:
东岳论丛,2024年45(05):135-140 ISSN:1003-8353
作者机构:
[周靖]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伟大斗争;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理论贡献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什么是伟大斗争,如何进行伟大斗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将新时代伟大斗争提到新的历史高度,统揽“四个伟大”,提出“三个务必”,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原则,不断推进“两个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守正创新,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语种:
中文
展开
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作用的历史图景、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作者:
艾楚君
期刊:
云梦学刊,2024年45(2):73-81 ISSN:1006-6365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艾楚君]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功勋荣誉;精神引领;历史逻辑;价值意蕴;实现路径
摘要: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人物是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屹立起价值永恒的精神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作用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具有促进精神富...展开更多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人物是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屹立起价值永恒的精神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作用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具有促进精神富裕、净化社会风尚、弘扬主流价值、激发历史主动精神等多重属性的价值意蕴;需要夯实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价值根基,催化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大众传播,拓展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实践场域,强化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条件保障。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支撑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
作者:
邓盼
期刊:
黑龙江粮食,2024年(04):94-96 ISSN:1671-6019
作者机构:
[邓盼]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3000
关键词:
数字技术;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支撑
摘要:
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存在广阔的数字赋能空间,数字技术将成为提振乡村产业支撑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在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要求中,以产业支撑为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有坚实保障,数字技术从多维角度赋能乡村产业支撑,部分地区乡村数字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本文在数字技术同乡村产业支撑相融合的过程中,探寻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支撑的内在逻辑,并根据出现的现实问题,形成相关对策和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历史规律研究中四个重大问题
作者:
蒋显荣
期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29(1):16-23 ISSN:1674-117X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蒋显荣]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历史规律;历史主动;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
探究“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层哲理,推动了对规律研究中重大问题的再次讨论。第一个问题,历史规律是否遵循自然规律?这一问题关系到探寻社会规律的方法。长期被忽视的自然规律可能性这一视域可以用来解释历史规律的条件性和主体选择性,也...展开更多 探究“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层哲理,推动了对规律研究中重大问题的再次讨论。第一个问题,历史规律是否遵循自然规律?这一问题关系到探寻社会规律的方法。长期被忽视的自然规律可能性这一视域可以用来解释历史规律的条件性和主体选择性,也可用来把握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具体道路的选择性的统一。第二个问题,规律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关系到规律与事物基本要素的关系,其解答有助于厘清社会规律孕育、产生、发展的条件。第三个问题,主体能否创造规律?其涉及科学的可能性与选择性、历史活动的“为我关系”“从它关系”、历史活动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历史活动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等层面的关系。第四个问题,主体如何认识和掌握规律?一些掌握规律的路径值得重视,如从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到可重复的规律、从心理动机到“背后的决定因素”、从个体之力到“社会合力”。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道德经》之“守雌”观念论
作者:
李时珍;陆群;杨麒鸿
期刊:
大众文艺,2024年(04):9-11 ISSN:1007-5828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陆群; 杨麒鸿; 李时珍]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守雌;思想价值
摘要: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道法自然",其方式则是重坤,阴重于阳,即为"守雌".老子五千言中通过间接对道与母关系和道与水关系的描述来表述"守雌"的特征,再直接告知具体如何"守雌"以及守雌会带来何种积极能量.如此智慧的思想了其根源则离不开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了其体与用,小到对个人修心大到对社会进步,均是有所裨益.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赵越
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35(06):169-172 ISSN:1007-7103
作者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赵越] 长沙理工大学
关键词:
乡村振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摘要: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概念角度、哲学角度及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简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并就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后,通过剖析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实践路径,为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语种:
中文
展开